首頁 | 協會簡介 | 行願協會章程 | 活動訊息 | 活動花絮 | 入會申請 | 留言版 | 捐款帳號 |
歲末送暖活動有感 by J~R~
俗話說: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」撇開不佳習性所造成的困頓家庭不說,貧困家庭的經,比一般家庭多了更多的苦、心酸,以及無奈。有的苦,是早年就開始的,至今仍籠罩著他們的家;有的心酸,是新發生的,目前還在調整適應中;還有更多的無奈,他們接受了它,與之共處,並嘗試各種方法,希望能向前邁進。
此次有幸能參與「悟善行願團--歲末送暖活動」的送暖暨家庭探訪,雖然是被「湮波」推到第一線的,但也感謝因此而有更多深刻的感受。
經過「湮波」的明察與嚴格篩選,我們探訪了六個家庭,有的單親媽媽唯一的期望就是孩子功課能有所進步,但是他們找不到方法(自己時間、學識不足,也沒多餘的金錢給予補習);有位媽媽述說著先生生前的想法:把補助的機會,讓給比他們更需要的家庭;較大的孩子,懂事的趁著寒假,找些可以靠自己勞力貼補家用的工作機會。此次資助的對象以國中、國小學生為主,唯一一個特例是個成人,是一家五口四人領有殘障手冊,家中么女需照料全家人起居,並撐起生活重擔。
過程中,每個家庭看到我們的到來,總是先場面話幾句,但不出五分鐘,鼻涕、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下來,任憑再想隱忍,也只能潰堤。我不知是師父的法相讓他們心有所感,還是我們一群人所帶去的溫暖,讓他們悸動不已。收起了眼淚,我們仍然可以看見他們眼神釋放著無限的激動,不多話的語氣裡仍表達著誠懇的謝意。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大部分家庭都「好想」告訴我們他們的故事,雖然我們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表達關心之意,他們卻非常樂意的分享著事實的經過與心裡的感受。我總感覺,讓他們說著說著,他們心情似乎較為開朗了。或許一般人會覺得,他們應該已經習慣這種貧苦的生活了,又或許鄰居們不好總是向他們探問相同的問題,所以他們不大有機會抒解貧困所帶來的苦悶心情。人都需要他人的關愛,貧困家庭更需要大家的關愛,或許只是言語上的慰問或肯定,都能讓他們更有力量去面對未來。
最近讀了一本繪本是蝸牛開始的,故事大意是一隻蝸牛無心的說了一句批評豬的話,卻引發動物們一連串的負面心情和行為,最後這負面情緒回到蝸牛自己身上,蝸牛才驚覺自己做錯了事,趕緊找豬道歉、解釋,後來豬原諒了蝸牛,並想起應該向被他無心批評的動物道歉,就這樣又開始了一連串的正面效應。故事中的這隻蝸牛,根本沒想過自己的一句話竟然能讓天下大亂,同樣的,這次我們代表屏東悟善行願團傳達的歲末送暖之意,每個貧困家庭收到後,或許也會展開這意想不到的正面循環呢!